首页 > 易学典籍 > 鬼谷子 » 正文

鬼谷子全书 遇见坟典,行途无所书非圣人之言不读

2023-10-01 11:05

·王嘉·

张仪、苏秦二人,同志好学,迭剪发而鬻之以相养,或佣力写书,非圣人之言不读。遇见坟典,行途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夜还而写之,折竹为简。二人每假食于路,剥树皮,编以为书帙,以盛天下良书。尝息大树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问二子何勤苦也。仪秦又问之子何国人。答曰:“吾生于归谷,亦云鬼谷,鬼者归也。”又云:“归者谷名也。”乃谓其术,教以千世出俗之辩。即探胸内得二卷说书,言辅时之事。古史考云:鬼谷子也。鬼归相近也。秦王子婴立。凡百日,郎中赵高谋杀之。子婴寝于望夷之宫。夜梦有人身长十丈,须鬓绝青,纳玉舄而乘丹车驾朱马而至宫门。云欲见秦王子婴。阍者许进焉。子婴乃与言。谓子婴曰:“余是天使也。从沙丘来,天下将乱,当有同姓名欲相诛暴,翌日乃起。”子婴则疑赵高,囚高于咸阳狱。悬于井中,七日不死。更以镬汤煮,七日不沸。乃戮之。子婴问狱吏曰:“高其神乎。”狱吏曰:“初囚高之时,见高怀有一青丸,大如雀卵。”时方士说云,赵高先世受韩终丹法,冬月坐于坚冰,夏日卧于炉上,不觉寒热。及高死,子婴弃高尸于九达之路,泣送者千家。或见一青雀从高尸中出,直入云,九转之验,信于是乎。子婴所梦,即始皇之灵。所著玉舄则安期先生所遗也。鬼昧之理,万世一时。

〔选自《拾遗记》〕

●●

这篇小说随意性很强,似乎想到那儿就写到那儿。但仔细推敲,也不尽其然,它还是经历了作者的精心剪裁和布局的。

小说的题目叫“鬼谷子”,大意是介绍一个叫鬼谷先生的隐居者,不过作者没有开门见山地介绍鬼谷先生,而是从他的两个弟子入手,先叙这两个弟子的生活,以此引出主角的出场。

小说开头介绍战国时期的两个纵横家张仪和苏秦“同志好学”的生活,这实际上便暗示了鬼谷先生生活的年代。试想,张仪和苏秦在历史上如此著名,谁看到他们的名子会联想不到战国七雄争霸的年代呢?

小说介绍了张仪和苏秦“非圣人之言不读”的学习宗旨和“每假食于路,剥树皮,编以为书帙,以盛天下良书”的勤奋精神。由此,便引发了一个问题:“二子何勤苦也?”这个问题来得很自然,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小说到此,便很自然地将介绍引向了真正的主人公鬼谷先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前面对仪秦二人的大量介绍其实都是为了主人公的出场而进行铺垫鬼谷子全书,这个铺垫使鬼谷先生一出场便笼罩上了一层学究气氛,暗示出了鬼谷子的学者身份。(细查野史资料,鬼谷子确是一名学究。《东周列国志》云:“鬼谷子,相传姓王名栩,晋中公时人,其人通天彻地,有几家学问,人不能及。)

小说借鬼谷先生发问鬼谷子全书,但并不叙述苏仪二人的回答。作者很果断地略去二人的回答,直接详写了鬼谷先生对苏仪二人询问身份的作答。这种对情节描写的取舍,作者把握得相当自信和熟练。他的剪裁完全是为了紧扣介绍的中心,是为了突出他的主人公。而且,他以前的铺垫已经引发了读者对鬼谷先生的兴趣,因此读者便不会强求一定要听苏仪二人的回答,而只想了解鬼谷子是何许人也了。作者抓住了读者的这种心理,进行了详略得当的选择和剪裁,便使中心更加突出,而行文更加紧凑了。

通过鬼谷先生的作答,小说介绍了鬼谷子的学者和隐者身份。这里令人感兴趣的,是鬼谷子对“鬼者归也”的强调。《说文解字》中说:“鬼,人所归为鬼。”可见,“鬼归相近也”。不过,小说里的归,是指人生殊途同归的归呢,还是归隐仙家的归呢?作者大概认为这两种含意都有。因为古史中曾记载,鬼谷子实为仙家,只是为了在人间再找几个同道归隐,才没有移居仙界。他看重苏仪二人,确是希望他们能随他脱俗成仙,但他也明白他们凡心难改,不好收复。作者知道这种归隐之意,但作者不想强调它。因此,作者在小说中把鬼谷子直接解释成“鬼归相近”,“人之归”的鬼魅。这从他以下仿佛不着边际的对秦王子婴诛杀赵高的怪异传说的叙述中可以得到证明。因为在作者叙述完了这个怪诞故事之后,曾发出过一声感叹:“鬼魅之理,万世一时。”且不管他这句感叹的含意所在,但他确实是将鬼魅与鬼谷子相联系了。

因此,我们可以制定,作者无论是正面描写鬼谷子的言行,还是另起炉灶叙述秦王子婴在作梦梦见先帝魂灵之后诛杀赵高,而赵高施法术迟迟不死的故事,都是为了向读者言明一个主题,即介绍鬼谷先生的身份。如果这样理解,就能从小说叙述的貌似随意中,看出一个完整的结构布局,一个紧扣主题的,有层次描写过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