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台县刘营镇广东会馆,探寻客家文化魅力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据《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为了恢复经济生产,发展四川,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大举向四川移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湖广填四川"。
图片出自网络
奉旨填川的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外移民,他们千里迢迢,离乡背井来到刘营及三台的其它地方定居,虽然他们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也迅速地融入到了当地人中。但是祖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还是与当地略有差异。为了祭祀原籍乡贤神灵,凝聚在在刘营一带定居的人,他们陆续建立了广东、福建、江西、陕西四大会馆和禹王宫、武圣宫。星移物换,岁月流逝,福建会馆、陕西会馆、武圣宫已被完全拆除,江西会馆、禹王宫大部分被拆除。唯有广东会馆保存较为完好,它无声的诉说着刘营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的辉煌历史,如今它作为刘营客家文化的见证者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成为绵阳市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客家移民会馆之一。
刘营场镇
广东馆位于场镇正街中段107号,正门是宽约4米高约6米的彩绘石砌三重歇山顶式建筑,门洞上方的二龙戏珠浮雕栩栩如生,浮雕上方刻有彩绘蓝底的"广东馆"三个行楷大字,广东馆匾额上方是两重檐歇山顶,中间是闪着金光的弥勒佛像,檐角上翘,檐上的龙形浮雕左右对称,浮雕下是彩绘凤凰图案。进入大门,穿过一条阴暗潮湿,长约20余米、宽约4米、高约6米的通道,随即进入戏楼的一楼。两侧谈笑风生,原来是几个老人在玩着麻将,这给广东馆增添了一丝生气。走出戏楼,一下子豁然开朗,气势磅礴的广东馆呈现在眼前。广东馆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面积约2300余平方米由多重四合院组成,主体为砖木结构,局部是竹编。
广东馆大门
戏楼对面的正厅
戏楼是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由八根粗壮的木柱支撑,檐角均有精美的雕刻,正脊三层砖雕,彩塑二龙抢宝和花卉等图案,由于年代久远正脊一侧的砖雕已经脱落。戏楼楼板有几处明显更换过的痕迹。横梁上方有"清咸丰八年(1858)"字样,由此推测广东馆至迟建于1858年。据说以前戏楼上经常有戏班唱戏,考虑到对戏楼有损害,加之经费不足,近年已不再唱戏了。
戏楼和两侧的厢房
出戏楼,是约300余平方米的方形院子,两侧是左右对称的木结构厢房咸丰戊午年,粗略数了一下,一共大概12间,厢房外有长廊,雕花门窗,室内地面铺有长条形木板。"木板上有字",同行的夫人尖叫了一声。定睛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我们把室内的桌椅移动了一下,一块块清朝时期的匾牌呈现了出来,有"神昭海表""永言孝思""宗族称孝"等。一位姓赖的老人告诉我们,会馆里面有清朝时期的各类匾牌20余块,除了少数几块斜靠在厢房墙壁外,绝大多数都在上世纪50年代,广东馆改造为粮站招待所的时候,为了防潮,把匾牌拆解当作了木地板铺在了地上。从那时开始,这些宝贝就被人们踩在了脚下咸丰戊午年,60年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它们才能够重见天日。
清光绪年间的匾牌被当作了木地板
神昭海表匾牌
一块刻着"神昭海表"几个大字的匾牌引起了我的注意,落款是"咸丰戊午孟秋",咸丰戊午年即1858年,与戏楼修建时间一致。奇怪的是并没有题匾人的名字,后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神昭海表"四个字是清朝雍正皇帝为湄洲妈祖庙题写的,并敕令福建水师提督复制三块匾额,分别悬挂在湄洲、厦门、台湾三处妈祖庙。由此可见,该匾与妈祖庙有关,刘营广东馆的这块匾则是修建会馆时复制的,也印证了赖姓老人的说法,他说正厅后面的正殿曾经供奉着妈祖,由于年代久远,妈祖像也不知所踪。
穿过戏楼前的院子,迈上12级台阶即到达正厅,正厅共三间,每一间大门上均有楹联,从左至右横批分别是"江海共永""大道经典""神昭海江"。
正厅两侧是石砌拱门,与左右的厢房相连。石拱门进去是长方形小天井,正厅左右各一个,对称状,宽约3米,左右两侧的天井均与正厅后面的正殿相连。正殿为木结构建筑,与前面的正厅相距约3米,"#"字形雕花木窗,共5间长约20米,进深约6米。正殿外有多根笔直,直径约30厘米的木柱,木柱下的石础刻有呈下蹲式的狮子或者三足蟾,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整个正殿空空如也,呈废弃状态,部分墙体年久失修,有些破旧,地面铺有木地板,其中不乏拆解后的珍贵匾牌。一些地板已经腐朽,踩上去嘎吱嘎吱作响。
正殿和正厅之间的过道
正殿木柱下的石础
残破不堪的正殿
100多年的岁月带给了广东会馆无尽的沧桑,会馆的恢宏气势依稀可见。老人让我们呼吁一下,希望能够筹措资金修缮会馆,让这一客家文化的"活化石"能够重现昔日辉煌。
审核: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