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
“学”,指汉朝以来的经师,学者对《周易》经和传所作的种种解释。之所以称为“学”,是因为从汉朝开始,凡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皆称为学,即经学。儒家经学的典籍从汉朝开始,都包括经、传、学三部分。周易系统的典籍也是如此。如宋朝朱熹注解《周易》的著作《周易本义》一书,即由此三部分组成。其中,既有经文、也有传文,朱熹对经、传文所作的注解则属于易学。今人对《经学》所作的注解,则属于当代易学。
易经 洞悉宇宙之奥秘
如何看待经、传、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易学典籍网,是学习和研究周易系统典籍必须注意的问题。《易经》作为西周时期算命的书,由六十四个卦象和解释卦象的卦爻辞组成。其解释卦象的文字即经文十分古奥,后人往往不易理解。卦象如何组成的?某卦象下如何系之某卦辞?也难以理解。如何依据《易经》算命?为什么《易经》一书能算命?也需要加以解释。这样,自然形成了解释《易经》的各种著作。先秦时期形成的《易经》即十翼,即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而写作的。《易传》所作的解释,可以说是自成一说,而且蕴意深刻,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成为后人影响《易经》的主要依据。自汉代以来形成的历代易学,不仅解释《易经》,而且解释《易传》,并且依《易传》之义解释《易经》,对《易传》的研究成为其重要的任务。由于对《易传》解经的理解不同,又形成了许多流派,甚至相互批评,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易学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内容之一。
可以看出,周易系统的典籍,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易学典籍网,既有联系,源流相承,又各具特色,不相等同,共同构成一个博大的知识系统。由此也可以说,周易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知识系统。可是,古代的经济学,出于尊孔读经的要求,缺乏历史主义观点,往往不区分经、传、学,将三者混为一谈,或者依传解经,或者以学解传,或者将自己的解释说成是真正符合《易经》的本义。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周易系统的典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重温经典:易学。讲义原书由原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易学泰斗、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朱伯崑先生主编,多位易学专家学者共同撰写,清晰勾勒了易学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脉络,对易学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是一部最具有权威性和普及性的周易入门必读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