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名家康伟 《中华武术》记者龚建新
龚建新:太极拳缓慢柔和,连绵不断的运动方式,是太极阴阳变化的渐变规律的表现,是遵循了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这是我们上一讲探讨的。在这种意识支配肢体的缓慢运动中,人们能够逐渐培养自身神经系统对身体微变化的感知能力,从而能达到在搏击中对双方机势动态的把握,处处掌握先机,也就是对“动静之机”的“机”的把握。太极拳的功夫,就体现在身体形成了极高的察觉“动机”的意识灵敏度,形成对生命运动细微变化的把控和调节能力。
康伟:所以太极拳运动是把控“动静之机”的运动,是“我意在先”的运动,是极灵敏的知觉运动,是开发自身先天慧神灵机功能的训练手段,不明此,太极拳运动的慢练就失去了其真实本原的意义和作用,这样的慢练的太极拳也就不折不扣地成了呆板迟滞、毫无灵机和运动量的老年体操了,慢练中蕴含的发掘生命运动的独特功效和智慧的功能,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太极拳运动所产生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技击功能和真正的养生保身效果根本就无从谈起。
龚建新:太极拳的慢练,除了培养技击中对“机”的把握的能力,在人的修身养性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康伟:如果真正懂得和理解了太极拳慢练的含义和目的,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太极拳的习练,除了提高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外,还对健身养生有好处。对于年轻人来讲,这样的训练会大大提高意识系统对事物变化之“机”的感悟能力,提升思维的机敏度,形成超前的思维感知能力,我们称之为“灵性”和“慧根”。而对于老年人而言,思维意识的锻炼会大大降低老年痴呆病症的患病几率,因为在慢运动中感知微变化的过程,就是逐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敏感度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抵御和修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化和障碍的过程,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所引发的各类精神疾病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修复作用。所以,太极拳运动许多独特性的养生功效,是其他类型肢体运动所无法比拟的。而缺乏了意识感知和控制,只是一味摆姿势、抠动作的太极拳,是起不到真正的“知觉运动”所产生的养生调理作用的。所以,太极拳重点突出地强调“练意不练力”,要求“意气君来骨肉臣”。
龚建新:太极拳的“慢”练就是遵循了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遵循了这个自然规律,太极拳运动就会带来相应的功能和效果。这个阴阳变化规律就是“无极生太极”。《陈氏太极拳图说》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都讲到了这一点,就是从无极到太极。“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王宗岳是用文字阐述了这个阴阳变化的规律,而陈鑫在书中则是用无极图、太极图、河图具体地阐述了阴阳变化的规律——渐变规律。这就让我们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能够形象具体的操作了。
康伟:阴阳变化除了缓慢的渐变外,它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是如何变化的呢?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没有具体阐述这一点,《陈氏太极拳图说》则具体地阐述了这一变化规律。
龚建新:哦,陈鑫是如何阐述的?他还是用图说的方式吗?
康伟:对的。在讲清楚了阴阳“零数”渐变的规律之后,《陈氏太极拳图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下同)的第7页又给出了一张“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图”(图1),继续进行“以图说理”的太极理论解读,讲解了太极为什么是“阴阳之母”,解读了“太极生两仪”。
龚建新:这张图很难懂,讲述的是阴阳、两仪、四象、八卦的变化,很多人都认为用它来解释太极拳拳理是牵强附会。
康伟:确实,不懂得一点《易经》知识是很难看懂这张图的。人们都知道,太极拳是以阴阳变化为核心的拳术,要求阴阳相济、阴阳混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阴阳关系和阴阳变化作用进行精确阐述的最基础、最经典的著作就是《易经》。如果没有一些基本的《易经》阴阳运行变化的概念知识,许多太极拳理论和论述,我们是根本无法正确理解的。
龚建新:那我们就简单地普及一下《易经》知识。这些阴阳的关系和变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我们的古人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这些深奥的道理讲述清楚的?
康伟: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的第10页说:“《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并且向人们阐述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道理,而且对太极拳的运动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我们常说太极拳是“手运八卦,脚踏五行,合之而为太极十三势”,很多人就疑惑了,我们练的太极拳式子很多,为什么总说十三势呢?实际上这个“十三势”不是“十三式”,而是说:手上的动作不论如何运,都是八卦之间的变化;脚上的步子无论如何动,都是五行生克的变化。无论多少式子,多少动作都是八卦五行相互作用,生克变化的体现而已。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中国人有十二属相,中国人有14亿之众,但都跑不出这十二属相;同样的,太极拳所有动作的运行,都跑不出“十三势”的相互变化和作用。但“八卦”“五行”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在阐述什么样的变化形态和性质规律?不把这些最基本的概念搞清楚,就根本进入不了太极拳的真实门径。动作做得再多再标准,时间练得再长,练得再刻苦,实际上与真正的太极拳都扯不上关系,只能像拳论说的“枉费功夫遗叹息”了。因此,陈鑫要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开始向人们解读两仪、四象、五行、八卦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了。
龚建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具体讲“两仪”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我们经常说:“太极生两仪。”认为两仪就是阴阳,就是太极图里面的那一黑一白,但是,既然两仪就是阴阳,那么为什么要用两个不同的词呢?
康伟:要搞明白“两仪”,我们先要来认识一下这个“仪”字。“仪者,容也”,古汉语中的这个“仪”字,是指事物表现出来的容貌、形象、状态,是指看得见、感觉得到的现象,所以我们说“仪表”“仪态”“仪容”,表现我们国威、军威的队伍叫“仪仗队”。我们在前面讲过,太极就是阴阳两种互相作用的混合统一体,既有阴也有阳,太极即是阴阳。那么,如果我们说“太极生阴阳”,好像就有点乱,现在我们知道了“仪”的意思,就好理解了,就可以说“太极生两仪”了。
龚建新:哦,我明白了,两仪就是阴阳的具体体现,就是阴阳呈现的现象。
康伟:是的。太极中含有阴和阳这两种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会形成相应的形态和现象,从而产生阴阳作用结果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我们能清楚的看到阴和阳的具体体现。太极内里阴阳的作用变化产生了外部阴阳的具体形态表现,阴阳的变化产生了阴阳“仪象”,这就是“太极生两仪”。前面我们讲过,我们的古人认知到了天地阴阳两种能量的作用产生了世间万物生长消亡的生命运动变化,这两种能量我们看不到,但它们的作用产生了寒来暑往、花开花落、生长收藏、昼夜更迭、繁茂凋零,这些都是阴阳变化产生的“仪象”,都是我们能够观察感觉到的。那么暑热、花开、生长、白昼、繁茂等,都是阳的表现,它们就称之为“阳象”或“阳仪”,而寒冷、花落、收藏、黑夜、凋零等都是阴的表现无极生太极易经图片,称之为“阴象”或“阴仪”。实际上,我们的古人在告诉人们,自然事物万形万象的变化都是由天地阴阳这个根本的能量作用所产生的,外部阴阳的形态只是内部阴阳变化的具体体现而已。内部是阴阳两种性质的作用变化,外部是阴阳两种形态的具体体现,从而形成了事物变化的“性质”和“现象”的相互对应关系,而这些千变万化的形态现象又都可以归结为“阴象”和“阳象”两大类型。这样古人就用“阴”和“阳”这两个概念把事物千差万别的形态现象进行了定位归类和划分。推而广之,一切事物的现象就都可以归结为“阴”和“阳”两种状态,比如:向上向下、放出进入、放大缩小、放长缩短、升高降低、发展衰败……等等。我们有了上面的基本概念之后,马上就可以给这些现象分阴阳了,如果从我们的拳术动作上来讲,起与落、伸与屈、展与收、开与合、快与慢等等,也就都可以清楚的知道是阴象还是阳象了。
龚建新:说到这里,我有个疑问。如果这样划分阴阳的话,那么其他的拳术也都有动作的起落、屈伸、收展、快慢,而且不光是拳术,所有的肢体运动都会有这些动作,那么不都成了阴阳变化的太极拳了吗?
康伟:这问题问的好。如果仅仅从外形表象的阴阳区分来定义阴阳的变化,那就真的没区别了,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质疑太极拳的一个原因。我们经常听到,练太极拳的在讲这只手向上,这就是阳,那只手向下,那就是阴;这个向前就是阳,那个向后就是阴。这就是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如果是这样的话,所有的拳术不都是有上有下,有前有后吗?太极拳所谓的阴阳变化和其他拳术有什么区别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第8页的一段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自然而然,不加安排,则所谓象者、卦者,皆仪也,故天地间万事万物,但有仪形者,即有定数存乎其中,故圣人惟教人以贞,以成大业。”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外面看到的阴阳仪象,是内里阴阳变化所产生的作用的自然体现,而不是没有内里变化这个根本的因素而只在外面有意安排故作的形象,就如同天地间万物一样,但凡有生长收藏的仪象变化,即是有天地阴阳之气这个内因的作用所决定的,而不是自己想生长就生长,想收藏就收藏的,所以,太极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仪象”,都是“太极生两仪”生出来的,而不是外部在没有内部变化的情形下自己做出来的。太极拳外部仪象的阴阳体现是和内部阴阳能量的作用相互对应的,是“不加安排”的自然反映,所以,太极拳的运行才强调“意气君来骨肉臣”,而只有外部动作的行为表现,没有与内部变化相对应的太极拳就和其他的以肢体运动为主导的拳术及运动没什么区别了,实质上也就称不上是太极拳了。
龚建新:我明白了,太极拳的阴阳开合变化,并不仅仅是外部动作的开合、伸展变化,而是内外合一,以内导外的意气支配的阴阳变化。这是太极拳和其他拳术的区别之处。
康伟:由太极这个阴阳混一的母体相互作用变化而自然产生的外形的“两仪”变化,才是真正的“太极”生的“两仪”。如果丧失了这条核心的原则,那个所谓的“两仪”就是与太极无关的假象了。真正的太极运动,就是内部性质变化与外部动作形象之间对应关系的统一体,也是太极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根本所在。所以无极生太极易经图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太极是“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所有的动作“仪象”都是由太极这个阴阳的核心变化产生出来的。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之所以用《易经》之理解释太极拳理,就是因为《易经》实质上就是古人阐述事物的内部性质变化与外部现象之间作用关系的经典之作。太极拳的“性象”变化原则和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都是《易经》哲理的实际应用而已,而这些“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变化过程,就是太极拳运动运行变化所遵循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则。了解了这个过程的真实含义,我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太极拳了。
龚建新:这种“内部性质变化与外部现象之间的作用关系”是什么呢?
康伟:这就是我们下一讲要探讨的“两仪生四象”的问题。